第十三回 京城無端興大獄 貴妃傷懷首出宮 (2)
關燈
小
中
大
範陽節度使,則今後東北境軍事,就由卿一力擔當了。”
安祿山急忙叩首謝恩。
李隆基令其平身,繼續說道:“張守珪昔有大功在身,你久在他身邊,當知其能。然他貪功瞞報,使其一生英明,毀於一旦。安卿,前有覆轍,你須切記。”
安祿山躬身道:“臣謹遵聖諭,不敢胡作非為。”
“嗯,你剛才說過欲行戰事。好呀,新官上任,須有一個好的開局。至於錢糧、人馬之事,你就找李右相稟報吧,他定能妥為處置。朕在京中,今後日日盼望佳音。”
李隆基又令安祿山在京中等待數日,讓他與王忠嗣見上一面之後再走。安祿山領旨,然後拜辭而退,即入中書省求見李林甫。
安祿山此來又攜帶了不少禮物,其入京之後立刻見了吉溫,並想攜禮拜望李林甫。吉溫此時已知李林甫待安祿山的態度,遂堅決不許安祿山妄入李林甫宅中,僅許他公事公辦,到中書省拜見即可。安祿山心有遺憾,只好依計而行。
李林甫看到安祿山入室,頓時滿面春風,起身繞過案前,就將其讓在側座上坐定。安祿山謙讓了一回,就將來意說了一遍。
李林甫笑道:“安大使既有出戰之志,就是替國分憂,我當依聖旨辦理。錢糧之事現在就可辦理,只是增兵之事,不知安大使屬意何方兵士呀?”
安祿山道:“謝李大人待末將寬厚。末將想一戰大挫契丹勢頭,所增之兵最好要久歷戰陣。末將以為,隴右、河西之兵精強,近來那裏又無戰事,若能借兵三萬,即可取得大捷。”
李林甫道:“安大使此慮甚好,王大使近日也蒙召入京,待他入京之後,我將你們召集在一起,屆時商議如何?”
安祿山道:“聖上剛才也讓末將見一見王大使,許是聖慮已想到此節。”
李林甫見安祿山擡出了皇帝的牌子,心中思慮瞬息萬變,然面上的笑容依然燦爛,說道:“聖上聖慮遠大,常人如何能及呢?好吧,兵力之事留待以後,錢糧之事現在就辦。來人。”
衙役躬身入內,李林甫吩咐道:“速將王中丞喚來。”
安祿山現在對朝中之臣了如指掌,李林甫所說的王中丞,即是王鉷了。王鉷自從接替了韋堅的差使,過了不久又被授為戶部侍郎、禦史中丞,這兩個職位並不十分顯赫,然他同時兼領戶口色役使、江淮轉運使,河北道、京畿道、關內道采訪處置使,天下勾當租庸、鑄錢等使,共有二十餘職,由此就掌握了天下財稅大權,其一人之力早已淩於戶部之上。京城人知道,自從李適之被貶後,陳希烈繼為左相,然陳希烈唯唯諾諾,形同虛設。若從朝中重臣所掌實權而言,除了李林甫高高在上,其下就是這位貌不驚人的王鉷最為顯赫了。
李林甫步回案前落入座中,又從案上取過一道奏書觀看。安祿山在側座上靜靜等待,堂上一時顯得很寂靜。
此後的場面令安祿山驚愕萬分,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只見一人小跑至門前,然後立定稍整衣衫,方才斂步入內。其在門外本來為直直的身體,入內後身子即前傾成萎縮之狀,他小步疾趨至李林甫案前,身子彎下與腳面平行,頭仰起時,就見面上皆為媚笑之態,言道:“下官王鉷聞召前來,請大人吩咐。”
安祿山得知此人為王鉷,又瞪大了眼睛重新審視了一遍,心中大驚道:如此作態分明為仆役模樣,哪兒似朝廷手握實權的四品大員呢?
李林甫頭也不擡,問道:“嗯,河北道有存糧多少?如今東北境需用糧十萬石,另需草料三十萬斤,能夠短期籌措嗎?”
王鉷記憶力甚好,某糧倉存糧多少皆能記出大概,由此對答如流;而李林甫所問,也十分精審。安祿山在側聽聞他們對答,方悟這二人皆為一等一的吏治之才,皇帝重用他們,自是因為可以將政事交托於他們。安祿山又想起自己身邊的高尚、嚴莊,與眼前二人相較,只配做一個把門的廝仆罷了。
二人一番對答,將供應糧草之事說得甚為明白。李林甫此時方擡起頭來,點頭示意道:“王中丞,安大使就在當場,剛才說好的糧草數目,你們二人自行交割即可。”
王鉷此時方才直起腰來,他側頭去看安祿山,臉色中的恭謹早變成了一派凜然。安祿山此前看到王鉷的恭謹模樣,早對自己剛才與李林甫對坐一起的舉動深悔不已,身子不覺就離開座中。他此時迎著王鉷的目光趨前數步,躬身言道:“末將有禮了,王中丞,今後糧草一事就多承費心了。”
王鉷微微頷首,意甚矜持,又惜字如金,答道:“好說,好說。”
李林甫道:“王中丞,你須按安大使所需,按時將糧草輸往前線。聖上甚為重視此戰,若因糧草誤了戰事,王中丞,你當知後果。”
轉身後的王鉷又覆剛才的媚態和笑臉,躬身答道:“請大人放心,下官這就下去安排。”李林甫微微頷首,王鉷施禮後即轉身離去,竟然不與安祿山招呼一聲。
王鉷的傲慢和不屑刺痛了安祿山之心,然他那胖臉上常掛有憨憨的微笑,此時雖微微抽動一下,既而恢覆常態,外人就難識其心。
安祿山見事兒已辦妥,遂向李林甫施禮辭出。李林甫對安祿山甚是客氣,又起身笑瞇瞇地將安祿山送出門外。相別之時,李林甫執其手說道:“安大使,今後有事就直接提出,不要顧慮太多了。你知道,聖上近來春秋漸高,我們做臣子的就要戮力多辦一些事兒,既替聖上分憂,又報答了聖恩。聖上待我甚是放心,又委事甚多,今後安大使遇到大事自須向聖上稟報,若是一些小事兒就不用驚動聖上,我們談說一番就是了。”
安祿山又是躬身再謝。他別後行了一段路程,李林甫這些柔和親切的話兒一直縈繞在他的耳邊,竟然揮之不去。然安祿山殊無親切之感,只感到冷氣森森直刮心底,滿身皆是恐懼之意,其脖項後背之上,此時已冷汗直淌,他又是一陣心悸。
李隆基愈來愈崇道法,大同殿內設有玄元皇帝之像,他每日堅持四更起床,然後到大同殿玄元皇帝像面前焚香頂禮。每至特別日子,他還要在宮內道壇大做法事。
這日為玄元皇帝的誕辰之日,李隆基照例在宮內道場忙碌一回。他將自己親手撰寫的黃素文放在案上,恰至一陣微風吹來,那黃素文冉冉升起,既而飄得無影無蹤。李隆基是年六十一歲,隨著其年齡漸長,心中也愈發虔誠,眼見如此異狀,李隆基眼觀即將消逝在浩渺天際的黃素文,心中暗暗想道:莫非玄元皇帝有何啟示不成?其思念至此,遂雙目微閉,身子直立,雙手抱於胸前,果然聽到了天上傳來了巨大的聲音,其聲異常清晰,僅有四個字——“聖壽延長。”
人至暮年之時,往往感到時日短促,就對那無法避免的死亡有了深深的恐懼。李隆基已年屆花甲之年,曾無數次想過自己若閉目而逝,那是何等的可怕,遂對生有了深深的眷戀。現在上天啟示自己可以“聖壽延長”,實為李隆基最為興奮之事。
辰時之後,李林甫與李適之入宮奏事,李隆基臉含春風,不待二人奏事,就先告知了自己的這般際遇。
李林甫與李適之聞言,急忙跪伏祝賀。二人此後也不再奏事,轉身出宮將此情告訴百官及王室之人。
很快,賀表如雪片似的送入宮中,此後,皇太子李亨率領文武百官及王公貴戚入宮祝賀,宮內於是賀聲一片。
玉真公主得知皇兄有此際遇,當然要前來恭賀一番。她不喜吵鬧,覺得宮中百官散去之時,方乘輿自覆道進入興慶宮,此時已經午時。
玉真公主見到李隆基,先是真誠地祝賀一番,然後說道:“看來皇兄慧根甚深啊!我修道多年,尚無此際遇,妹子深羨皇兄了。”
李隆基也自吹自擂道:“哦,我做事向來堅執,凡事皆有所成。想來玄元皇帝知道我心,故有此啟示。”
玉真公主本想揶揄一番,又想上天啟示為“聖壽延長”,此為皇兄的好話,不敢有絲毫褻瀆之情,遂將話頭咽回肚中。
李隆基倒是瞧見了玉真公主的神情,笑問道:“妹子臉現不屑之色,莫非心中笑我嗎?”
玉真公主搖搖頭道:“我哪兒敢笑皇兄?我只是想呀,皇兄不管做何事,都會弄得轟轟烈烈。譬如這道法之事,我修道多年難識其味,因而無聲無息。而皇兄你呢?未及三年,又是玄元皇帝真容,又是頻顯靈符,動靜鬧得挺大。”
玉真公主如此說話,實際上有嘲笑李隆基的成分。放眼天下,敢如此說話者,唯玉真公主一人而已。
李隆基聽言不怒反喜,笑道:“你剛才不是說我有慧根嗎?慧根通靈,方有動靜。再說了,你為道士,果然為道士嗎?整日裏笙歌宴樂,心能夠靜下來嗎?”
玉真公主微微一笑,說道:“皇兄日日處於錦繡叢中,且有常人難有的齊人艷福,猶得道法如此。妹子與皇兄相比,還是要寂靜許多了。”
李隆基知道妹子在取笑自己,僅呵呵一笑,並不接腔。
玉真公主猶窮追猛打,繼續說道:“呵呵,看來玉環的滋味挺好嘛。皇兄自從將她從妹子身邊奪了過來,竟然視後宮粉黛無顏色,皇兄實在專情得緊了。”
“胡說,又如何成了從你身邊奪來?”
“怎麽不是?楊玉環本來好好地做她的女道士,若非皇兄偷偷擡走,如何成了今日的貴妃?”
玉真公主在李隆基面前說話毫無禁忌,反而使李隆基覺得與妹子說話是一種享受,其間既有兄妹親愛之情,又有無比的輕松愜意。許是李隆基漸至老年,早將世間萬物看得平淡,那些刀光劍影的謀略爭權,那些豪情頓生的千秋功業,已不是李隆基的興趣所在,因而漸少激情。所以李隆基現今待人接物,偏愛那些輕松愜意的人事,他喜愛楊玉環,其中一點就是楊玉環能如玉真公主一樣,能給李隆基帶來許多愉悅。
“呵,什麽話兒從你嘴裏說出,就變了味兒。我偷偷擡走,我就如此不堪嗎?”
玉真公主嘆了一口氣道:“唉,自太宗皇帝至皇兄,怎麽一個個皆為情種呢?你們坐擁後宮粉黛眾多,卻偏愛鐘情一人,如此一來,豈不是冷落了他人之心?”
“嗯?妹子又想替誰說話來著?”
“你許是不知道吧?自從你封了貴妃,別看她好似萬事不上心的模樣,其實頗有心機呀。皇兄想想,那些昔日侍寢的後宮之人還能見到你嗎?”
李隆基想了一下道:“是了,近時果然難見她們。”
玉真公主呵呵一笑道:“皇兄的一顆心兒,皆拴在玉環身上,還能留意他人嗎?她被封為貴妃成為後宮之主,一日說道,聖上雖多居興慶宮,宮城與大明宮也不可冷落,說不定聖上哪日興起又覆入住,因需派妥當人兒入居主持。”
李隆基微微一笑道:“想是玉環以此理由將他人遣出此宮了?呵呵,她竟然有此心思,我倒是想不到。”
“呵呵,想不到吧。再傻的女人,也知讓郎君專愛自己。”
“哦,妹子既如此說,玉環並無不妥之處呀?”
“皇兄既喜楊玉環,她做的任何事兒皆無不妥!罷了,皇兄的這些閑事兒,妹子也不想多費心了。然妹子剛剛碰上一人,我心一軟竟自答應,看來還是脫不開皇兄的閑事兒。”
“哦,妹子出手相幫,定非閑事兒。”
“就是閑事兒。玉真觀與紫宸殿相距甚近,我昨日閑暇,就入紫宸殿前漫步,恰遇一人梨花帶雨向我傾訴對皇兄的思念,聽得我有些心軟了。”
“想是你常入紫宸殿漫步,讓此人心中有了計較。此人為誰?”
“她托我帶來一紙,此人為誰?你一看便知。至於其中寫了一些什麽,我也沒耐煩細看。”
李隆基接過紙箋,輕輕伸展開來,就見上面寫有一賦,題為《樓東賦》。其開篇寫道:“玉鑒塵生,鳳奩杳殄。懶蟬鬢鬢之巧梳,閑縷衣之輕練。苦寂寞於蕙宮,但疑思於蘭殿。”李隆基再觀下文,既有此人回憶與自己的共相繾綣之時光,又有現在無盡的思念。李隆基識得此字跡,又知後宮之人中能為此賦者唯有一人,遂喟然嘆道:“此賦乃江妃所作,難得她巧思如此啊。”
江妃即是高力士選來的莆田才女江采萍,當武惠妃逝去之後,此女入宮在李隆基身邊待的時間最長。
玉真公主道:“皇兄,妹子真正多管閑事了。我當時見她那楚楚可憐之神情,心中不忍,由此帶箋予兄。皇兄可將她召見一回,以慰其心。”
李隆基笑道:“此女文才卓越,要是妹子喜歡,就將之度為女道士然後為伴可好?”
玉真公主搖手道:“罷了,我今後不會再招惹皇兄身邊之人了。度為女道士?萬一皇兄興致所致,又派人將她偷偷擡走,則如何是好?罷了,我不再多話,這就走了。”
玉真公主走了幾步,又折轉身道:“對了,我知皇兄現在與玉環無話不說,妹子今日私傳信箋一事,請皇兄不要多嘴了。”
“呵呵,妹子向來毫無畏懼之心,怎麽今日變得小心謹慎了?”
“唉,皇兄與玉環終歸是夫婦一體,我雖為皇妹,終究是外人了。”
“罷了。玉環待你向來敬愛有加,每見到稀罕之物,皆親自捧著送入玉真觀。放眼天下,玉環敬愛者唯妹子一人,我猶在你之下,又何來此語呢?”
“哼,皇兄如此說話,對玉環相護之情無以覆加。不管怎麽說,妹子今日傳箋之事,皇兄務必爛於肚中,不許對玉環提及。”
“好了,我這就將此箋咽入肚中如何?”
玉真公主知道哥哥說什麽也不會將紙箋咽入肚中,她話已至此,不用多說,遂展顏一笑,轉身出殿。
玉真公主走後,李隆基又將江妃之賦讀了數遍,其腦海中又回憶起與江妃相處時的情景。他看到賦中“君情繾綣,深敘綢繆”的字樣,想起了江妃那雙如一泓秋水的妙目,其中蕩漾著無盡的柔情與撩人的風致,此為她當初最吸引李隆基的地方。那一時刻,李隆基心弦一動,心中泛起了一陣漣漪。
李隆基沈思片刻,喚過高力士說道:“記得江妃最愛梅花,也喜珍珠的晶瑩模樣。近來合浦呈來的珍珠甚好,你這就派人賜予江妃一斛吧。”
江妃自將紙箋托玉真公主帶走,即在紫宸殿裏日思夜禱,渴望李隆基讀賦後召見自己一回。誰知左等右等卻等來了一斛珍珠,心思就變得有些幽怨,她讓送珠之人少待,轉身至案前取過一紙素箋,在上面匆匆寫就一詩,該詩題名為《謝賜珍珠》,詩曰:桂葉雙眉久不描,殘妝和淚汙紅綃。
長門盡日無梳洗,何必珍珠慰寂寥。
江妃寫詩之時,心中情動,淚飛如雨,由此淚落紙上,變成了點點淚痕,恰似梅花之狀。
江妃寫完,素手輕抹淚花,將詩箋與那斛珍珠遞於來人,說道:“請轉言高將軍,務必將此物轉呈聖上。”
來人亦知江妃系由高力士選拔入宮,他不敢怠慢,小心翼翼地捧著兩物回到興慶宮。
李隆基將江妃之詩細細讀了數遍,一種溫溫的暖意湧上心頭,就對高力士說道:“萍兒由你訪來,此女溫柔似水,觀其寂寥之情,卻又似火熊熊。”
高力士不知如何回答,怯怯說道:“江妃看似溫婉恬靜,其實性子執拗。她將陛下所賜珍珠退回,其實不該。”
李隆基嘆道:“後宮之人甚多,又有幾人如江妃這樣對朕一往情深?唉,男兒在世,若能得女子一腔摯愛,最難消受啊。她將珍珠退回,其實欲明其心跡啊。”
高力士難知男女兩情相悅的滋味,也就難明李隆基所言的深意。
李隆基微微一笑道:“萍兒如此一往情深,我也有些念著她了。”
李隆基念起江采萍,又顧及楊玉環的感受,這日晚間竟然不辭辛苦,乘輿自覆道中進入大明宮紫宸殿,在此與江采萍密會。那江采萍想不到皇帝果然難忘自己,一時間百感交集,喜極而泣的清淚中有說不盡的柔情蜜意。
僅就情感上而言,男女差別很大。女人若動了真情,往往一往情深,對所愛男子專情日久;而男子囿於一時情境,可能對某女也傾盡全愛,然再獲其他際遇,又會鐘情他人。以李隆基的稟性,其對楊玉環的寵愛發乎真情,且可持久下去,然江采萍身上擁有的柔情如詩如水甚為別致,他也難以忘懷,於是難忍心頭之火再來尋愛。
是夕江采萍如水蛇一般纏繞在李隆基身上。寂靜的深夜裏,她用輕聲慢語傾訴對李隆基的依戀之情,李隆基聽來心中感激,只覺得她此前獨對星河長天,將一番心事化成滿腔思念與寂寥,心中不覺有些愧對她了。
楊玉環於晚膳時就不見李隆基身影,女人遇到此等事之時往往有著敏銳的預感,遂猜到明白皇帝有事瞞著自己。她不動聲色,暗暗訪查了皇帝此前常待的地方,依舊不見皇帝的蹤跡,就由此判斷道:皇帝是夕肯定離開興慶宮了。
楊玉環是夜無法入眠,雙目一直睜到天亮。
翌日,李隆基回到了興慶宮,見到楊玉環面色疲憊,又未梳洗,遂驚問其故。楊玉環微微一笑,說道:“妾夜裏未見陛下,由此心憂,也就懶得梳洗了。”
李隆基心中有鬼,不願深入敘說前一晚之事,就咧咧嘴,一笑置之。
楊玉環也默默無語,不再追問。
如此又過了兩日,李隆基難舍江采萍的滋味,又重入大明宮再覆故事。江采萍眼見皇帝又來,即縱體入懷,又與李隆基纏綿在一起。是時窗外月光皎潔,殿內燈光氤氳,江采萍的柔情蜜意似乎擁塞殿內的角角落落,令李隆基感受到了佳人似水。
驀地,外面忽然有了動靜,頓時破壞了李隆基的美好心境,他輕輕挪開江采萍,憤而呼道:“為何喧嘩?”
高力士是時一直候在殿外,此時怯怯入內低聲稟道:“陛下,貴妃……不知貴妃如何來了。”
李隆基聞言,心中頓時燃起無名火,就將佳人推開,斥道:“她為何來此?哼,她意欲何為?”
高力士不知如何回答,輕聲說道:“這個……這個……臣尚未問詢,臣這就去勸貴妃返回。”
李隆基此時上了肝火,大聲喝道:“你讓她進來!”
高力士急忙轉身,出門將楊玉環引入殿內。楊玉環入殿後發現皇帝此時已立在殿中,燈光下可見其臉色鐵青,顯然震怒無比,她急忙斂身下拜,說道:“妾得知陛下入了大明宮,就有些不放心,遂跟隨前來侍奉。”
李隆基不理楊玉環,目視高力士道:“高力士,你速去查勘,到底是哪一個奴才多嘴?查實立刻棒殺。”
高力士應了一聲,然腳步未動。
李隆基未提讓楊玉環平身之語,可見其火氣依然很大,其恨聲斥道:“楊玉環,你身為貴妃,當知宮內的規矩。你尾隨朕前來,就是對朕不敬,且妄動嫉妒之心。”
楊玉環不料李隆基如此憤怒,觀其臉色,再聞其聲,這哪兒是平日裏情意綿綿的那個三郎呢?她就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一些悔意,然心中的幽怨終究難平,遂擡頭說道:“陛下,妾不敢有嫉妒之心。然陛下此前多次對妾說過,陛下春秋漸高,得妾侍奉最為稱心。妾今日掛念陛下,怎麽又成嫉妒之心了?”
其時江采萍在側冷目旁觀,李隆基見楊玉環竟然敢犟嘴,就覺得臉上實在掛不住,遂喝道:“你……你還敢與朕犟嘴?!高力士,速將她拖下去。”
楊玉環聞言跳起身來,傲然說道:“陛下,妾自己會走,不用別人來拖。好吧,既然妾來此陛下不喜,妾這就走了。”
李隆基見楊玉環如此倔強,愈發感到自尊受到了傷害,遂冷笑道:“哼,你想走了,你又走向何處?”
楊玉環道:“妾又有何處可走?只好回南熏殿了。”
李隆基此時早已惱羞成怒,說道:“你不用再回南熏殿了,這就出宮去吧!”此言一出,殿內之人皆驚呆了。
高力士趨前一步,稟道:“陛下,此時宮門皆閉,貴妃如何出宮呢?請陛下息怒,臣先將貴妃送回興慶宮吧。”高力士冷眼旁觀,知道楊玉環今晚的行動激怒了皇帝,且楊玉環又與皇帝強項相頂,如此弄得不可收拾。若先將二人分開,待他們心靜之後自然平息。
唐代宵禁極嚴,各城門及宮殿的殿門,皆有禁軍守護。每日早晚按時開啟、關閉,均以擊鼓報時為號。此時諸門皆已關閉,若要夜開禁門,務必事先奏報中書門下核準方可。
李隆基此時已然暴怒,大喝道:“胡說,我為天子,難道就不能使禁門開啟嗎?高力士,你就速將這個悍妒之人送入其兄宅中吧,朕不想再見到她。”
楊玉環見皇帝說出這等狠話,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心中火氣也被激起,遂躬身施禮道:“陛下,妾這就走了,如此就還陛下清凈。”說完,就將脖項揚起,轉身疾步沖出門外。
李隆基見狀,竟然口不擇言,說道:“她……她這是還我清凈嗎?分明想氣死我!嘿,她還自顧自地走了,我此前怎能寵上這樣的人兒?”
高力士示意江采萍過來,然後說道:“江妃,你速將聖上攙至座中歇息。陛下,老奴這就將貴妃送出宮外,然後再來侍奉陛下。”
李隆基此時兀自嘴硬,斥道:“什麽貴妃?你告訴她,這個貴妃的名號自今夕始,就從此沒有了。”
高力士知道皇帝正在氣頭上,這個時候什麽話都不要多說,就向江采萍使了個眼色,然後轉身出外。
高力士將楊玉環送入楊铦宅中。其宅居於崇仁坊內,離興慶宮甚近。其時楊铦因身為楊玉環親兄的緣故,被授為殿中少監,是為四品官員,且此宅也系李隆基賜予,可謂皇恩浩蕩。
楊铦見妹妹深夜被高力士送至宅中,又見妹妹滿臉戚容,以淚洗面,不禁錯愕萬分,急問緣故。
高力士見府內一時忙亂,急忙一把將楊铦拽至一旁,沈聲說道:“此事重大,不可多問。你速備凈室一間,將貴妃迎入其中,另尋妥當人兒相陪,不許其他閑雜人與貴妃接觸。”
楊铦見機甚快,急忙說道:“東客房甚為整潔,貴妃又素與內人親愛,今晚就讓她們姑嫂同居此室吧。”
“如此甚好。你這就吩咐下去,待咱家與貴妃說上幾句話之後,我們再敘說詳細。”
楊玉環就被迎入東客房之中,經歷了巨變及一路上的哭泣,楊玉環的心情此時稍稍平靜下來,高力士察言觀色,就徐徐勸道:“貴妃呀,今日的事兒卻怨不得聖上,還是貴妃失於計較了。”
楊玉環心中雖有悔意,嘴上依然硬氣,說道:“哼,過六旬的人了,兒女一大堆,猶如饞貓兒一樣。哼,我從此不再入宮,也就圖個耳目清凈。”
高力士嘆道:“貴妃呀,此等話兒今後不許再提。老奴想問貴妃,果然決絕如此嗎?”
楊玉環也知現在弄得不可收拾,遂低頭不語。
高力士頷首道:“這就對了。其實聖上與貴妃皆有不舍之意,今日氣頭之上不免各說氣話,若貴妃答應老奴一件事兒,老奴設法彌合今晚的局面可好?”
楊玉環就有了熱切的眼光,問道:“高將軍有話請講。”
“嗯,今晚之事,不許對外人提及,就是今後見了聖上,也不許強項頂嘴。”
楊玉環闔目沈默片刻,然後說道:“妾知道了。”
高力士露出笑容,說道:“如此甚好,老奴這就回宮了。請貴妃放心,不出二日,老奴自會請聖上將貴妃迎入宮中。”
楊玉環於是欠身為禮,說道:“妾深謝高將軍玉成。”
高力士臨走之前,又鄭重囑咐楊铦道:“今日之事,非同小可。你須誡約宅中之人,今後不許對外人提及貴妃出宮之事。”
楊铦此時惶恐萬分,唯有連連答應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安祿山急忙叩首謝恩。
李隆基令其平身,繼續說道:“張守珪昔有大功在身,你久在他身邊,當知其能。然他貪功瞞報,使其一生英明,毀於一旦。安卿,前有覆轍,你須切記。”
安祿山躬身道:“臣謹遵聖諭,不敢胡作非為。”
“嗯,你剛才說過欲行戰事。好呀,新官上任,須有一個好的開局。至於錢糧、人馬之事,你就找李右相稟報吧,他定能妥為處置。朕在京中,今後日日盼望佳音。”
李隆基又令安祿山在京中等待數日,讓他與王忠嗣見上一面之後再走。安祿山領旨,然後拜辭而退,即入中書省求見李林甫。
安祿山此來又攜帶了不少禮物,其入京之後立刻見了吉溫,並想攜禮拜望李林甫。吉溫此時已知李林甫待安祿山的態度,遂堅決不許安祿山妄入李林甫宅中,僅許他公事公辦,到中書省拜見即可。安祿山心有遺憾,只好依計而行。
李林甫看到安祿山入室,頓時滿面春風,起身繞過案前,就將其讓在側座上坐定。安祿山謙讓了一回,就將來意說了一遍。
李林甫笑道:“安大使既有出戰之志,就是替國分憂,我當依聖旨辦理。錢糧之事現在就可辦理,只是增兵之事,不知安大使屬意何方兵士呀?”
安祿山道:“謝李大人待末將寬厚。末將想一戰大挫契丹勢頭,所增之兵最好要久歷戰陣。末將以為,隴右、河西之兵精強,近來那裏又無戰事,若能借兵三萬,即可取得大捷。”
李林甫道:“安大使此慮甚好,王大使近日也蒙召入京,待他入京之後,我將你們召集在一起,屆時商議如何?”
安祿山道:“聖上剛才也讓末將見一見王大使,許是聖慮已想到此節。”
李林甫見安祿山擡出了皇帝的牌子,心中思慮瞬息萬變,然面上的笑容依然燦爛,說道:“聖上聖慮遠大,常人如何能及呢?好吧,兵力之事留待以後,錢糧之事現在就辦。來人。”
衙役躬身入內,李林甫吩咐道:“速將王中丞喚來。”
安祿山現在對朝中之臣了如指掌,李林甫所說的王中丞,即是王鉷了。王鉷自從接替了韋堅的差使,過了不久又被授為戶部侍郎、禦史中丞,這兩個職位並不十分顯赫,然他同時兼領戶口色役使、江淮轉運使,河北道、京畿道、關內道采訪處置使,天下勾當租庸、鑄錢等使,共有二十餘職,由此就掌握了天下財稅大權,其一人之力早已淩於戶部之上。京城人知道,自從李適之被貶後,陳希烈繼為左相,然陳希烈唯唯諾諾,形同虛設。若從朝中重臣所掌實權而言,除了李林甫高高在上,其下就是這位貌不驚人的王鉷最為顯赫了。
李林甫步回案前落入座中,又從案上取過一道奏書觀看。安祿山在側座上靜靜等待,堂上一時顯得很寂靜。
此後的場面令安祿山驚愕萬分,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只見一人小跑至門前,然後立定稍整衣衫,方才斂步入內。其在門外本來為直直的身體,入內後身子即前傾成萎縮之狀,他小步疾趨至李林甫案前,身子彎下與腳面平行,頭仰起時,就見面上皆為媚笑之態,言道:“下官王鉷聞召前來,請大人吩咐。”
安祿山得知此人為王鉷,又瞪大了眼睛重新審視了一遍,心中大驚道:如此作態分明為仆役模樣,哪兒似朝廷手握實權的四品大員呢?
李林甫頭也不擡,問道:“嗯,河北道有存糧多少?如今東北境需用糧十萬石,另需草料三十萬斤,能夠短期籌措嗎?”
王鉷記憶力甚好,某糧倉存糧多少皆能記出大概,由此對答如流;而李林甫所問,也十分精審。安祿山在側聽聞他們對答,方悟這二人皆為一等一的吏治之才,皇帝重用他們,自是因為可以將政事交托於他們。安祿山又想起自己身邊的高尚、嚴莊,與眼前二人相較,只配做一個把門的廝仆罷了。
二人一番對答,將供應糧草之事說得甚為明白。李林甫此時方擡起頭來,點頭示意道:“王中丞,安大使就在當場,剛才說好的糧草數目,你們二人自行交割即可。”
王鉷此時方才直起腰來,他側頭去看安祿山,臉色中的恭謹早變成了一派凜然。安祿山此前看到王鉷的恭謹模樣,早對自己剛才與李林甫對坐一起的舉動深悔不已,身子不覺就離開座中。他此時迎著王鉷的目光趨前數步,躬身言道:“末將有禮了,王中丞,今後糧草一事就多承費心了。”
王鉷微微頷首,意甚矜持,又惜字如金,答道:“好說,好說。”
李林甫道:“王中丞,你須按安大使所需,按時將糧草輸往前線。聖上甚為重視此戰,若因糧草誤了戰事,王中丞,你當知後果。”
轉身後的王鉷又覆剛才的媚態和笑臉,躬身答道:“請大人放心,下官這就下去安排。”李林甫微微頷首,王鉷施禮後即轉身離去,竟然不與安祿山招呼一聲。
王鉷的傲慢和不屑刺痛了安祿山之心,然他那胖臉上常掛有憨憨的微笑,此時雖微微抽動一下,既而恢覆常態,外人就難識其心。
安祿山見事兒已辦妥,遂向李林甫施禮辭出。李林甫對安祿山甚是客氣,又起身笑瞇瞇地將安祿山送出門外。相別之時,李林甫執其手說道:“安大使,今後有事就直接提出,不要顧慮太多了。你知道,聖上近來春秋漸高,我們做臣子的就要戮力多辦一些事兒,既替聖上分憂,又報答了聖恩。聖上待我甚是放心,又委事甚多,今後安大使遇到大事自須向聖上稟報,若是一些小事兒就不用驚動聖上,我們談說一番就是了。”
安祿山又是躬身再謝。他別後行了一段路程,李林甫這些柔和親切的話兒一直縈繞在他的耳邊,竟然揮之不去。然安祿山殊無親切之感,只感到冷氣森森直刮心底,滿身皆是恐懼之意,其脖項後背之上,此時已冷汗直淌,他又是一陣心悸。
李隆基愈來愈崇道法,大同殿內設有玄元皇帝之像,他每日堅持四更起床,然後到大同殿玄元皇帝像面前焚香頂禮。每至特別日子,他還要在宮內道壇大做法事。
這日為玄元皇帝的誕辰之日,李隆基照例在宮內道場忙碌一回。他將自己親手撰寫的黃素文放在案上,恰至一陣微風吹來,那黃素文冉冉升起,既而飄得無影無蹤。李隆基是年六十一歲,隨著其年齡漸長,心中也愈發虔誠,眼見如此異狀,李隆基眼觀即將消逝在浩渺天際的黃素文,心中暗暗想道:莫非玄元皇帝有何啟示不成?其思念至此,遂雙目微閉,身子直立,雙手抱於胸前,果然聽到了天上傳來了巨大的聲音,其聲異常清晰,僅有四個字——“聖壽延長。”
人至暮年之時,往往感到時日短促,就對那無法避免的死亡有了深深的恐懼。李隆基已年屆花甲之年,曾無數次想過自己若閉目而逝,那是何等的可怕,遂對生有了深深的眷戀。現在上天啟示自己可以“聖壽延長”,實為李隆基最為興奮之事。
辰時之後,李林甫與李適之入宮奏事,李隆基臉含春風,不待二人奏事,就先告知了自己的這般際遇。
李林甫與李適之聞言,急忙跪伏祝賀。二人此後也不再奏事,轉身出宮將此情告訴百官及王室之人。
很快,賀表如雪片似的送入宮中,此後,皇太子李亨率領文武百官及王公貴戚入宮祝賀,宮內於是賀聲一片。
玉真公主得知皇兄有此際遇,當然要前來恭賀一番。她不喜吵鬧,覺得宮中百官散去之時,方乘輿自覆道進入興慶宮,此時已經午時。
玉真公主見到李隆基,先是真誠地祝賀一番,然後說道:“看來皇兄慧根甚深啊!我修道多年,尚無此際遇,妹子深羨皇兄了。”
李隆基也自吹自擂道:“哦,我做事向來堅執,凡事皆有所成。想來玄元皇帝知道我心,故有此啟示。”
玉真公主本想揶揄一番,又想上天啟示為“聖壽延長”,此為皇兄的好話,不敢有絲毫褻瀆之情,遂將話頭咽回肚中。
李隆基倒是瞧見了玉真公主的神情,笑問道:“妹子臉現不屑之色,莫非心中笑我嗎?”
玉真公主搖搖頭道:“我哪兒敢笑皇兄?我只是想呀,皇兄不管做何事,都會弄得轟轟烈烈。譬如這道法之事,我修道多年難識其味,因而無聲無息。而皇兄你呢?未及三年,又是玄元皇帝真容,又是頻顯靈符,動靜鬧得挺大。”
玉真公主如此說話,實際上有嘲笑李隆基的成分。放眼天下,敢如此說話者,唯玉真公主一人而已。
李隆基聽言不怒反喜,笑道:“你剛才不是說我有慧根嗎?慧根通靈,方有動靜。再說了,你為道士,果然為道士嗎?整日裏笙歌宴樂,心能夠靜下來嗎?”
玉真公主微微一笑,說道:“皇兄日日處於錦繡叢中,且有常人難有的齊人艷福,猶得道法如此。妹子與皇兄相比,還是要寂靜許多了。”
李隆基知道妹子在取笑自己,僅呵呵一笑,並不接腔。
玉真公主猶窮追猛打,繼續說道:“呵呵,看來玉環的滋味挺好嘛。皇兄自從將她從妹子身邊奪了過來,竟然視後宮粉黛無顏色,皇兄實在專情得緊了。”
“胡說,又如何成了從你身邊奪來?”
“怎麽不是?楊玉環本來好好地做她的女道士,若非皇兄偷偷擡走,如何成了今日的貴妃?”
玉真公主在李隆基面前說話毫無禁忌,反而使李隆基覺得與妹子說話是一種享受,其間既有兄妹親愛之情,又有無比的輕松愜意。許是李隆基漸至老年,早將世間萬物看得平淡,那些刀光劍影的謀略爭權,那些豪情頓生的千秋功業,已不是李隆基的興趣所在,因而漸少激情。所以李隆基現今待人接物,偏愛那些輕松愜意的人事,他喜愛楊玉環,其中一點就是楊玉環能如玉真公主一樣,能給李隆基帶來許多愉悅。
“呵,什麽話兒從你嘴裏說出,就變了味兒。我偷偷擡走,我就如此不堪嗎?”
玉真公主嘆了一口氣道:“唉,自太宗皇帝至皇兄,怎麽一個個皆為情種呢?你們坐擁後宮粉黛眾多,卻偏愛鐘情一人,如此一來,豈不是冷落了他人之心?”
“嗯?妹子又想替誰說話來著?”
“你許是不知道吧?自從你封了貴妃,別看她好似萬事不上心的模樣,其實頗有心機呀。皇兄想想,那些昔日侍寢的後宮之人還能見到你嗎?”
李隆基想了一下道:“是了,近時果然難見她們。”
玉真公主呵呵一笑道:“皇兄的一顆心兒,皆拴在玉環身上,還能留意他人嗎?她被封為貴妃成為後宮之主,一日說道,聖上雖多居興慶宮,宮城與大明宮也不可冷落,說不定聖上哪日興起又覆入住,因需派妥當人兒入居主持。”
李隆基微微一笑道:“想是玉環以此理由將他人遣出此宮了?呵呵,她竟然有此心思,我倒是想不到。”
“呵呵,想不到吧。再傻的女人,也知讓郎君專愛自己。”
“哦,妹子既如此說,玉環並無不妥之處呀?”
“皇兄既喜楊玉環,她做的任何事兒皆無不妥!罷了,皇兄的這些閑事兒,妹子也不想多費心了。然妹子剛剛碰上一人,我心一軟竟自答應,看來還是脫不開皇兄的閑事兒。”
“哦,妹子出手相幫,定非閑事兒。”
“就是閑事兒。玉真觀與紫宸殿相距甚近,我昨日閑暇,就入紫宸殿前漫步,恰遇一人梨花帶雨向我傾訴對皇兄的思念,聽得我有些心軟了。”
“想是你常入紫宸殿漫步,讓此人心中有了計較。此人為誰?”
“她托我帶來一紙,此人為誰?你一看便知。至於其中寫了一些什麽,我也沒耐煩細看。”
李隆基接過紙箋,輕輕伸展開來,就見上面寫有一賦,題為《樓東賦》。其開篇寫道:“玉鑒塵生,鳳奩杳殄。懶蟬鬢鬢之巧梳,閑縷衣之輕練。苦寂寞於蕙宮,但疑思於蘭殿。”李隆基再觀下文,既有此人回憶與自己的共相繾綣之時光,又有現在無盡的思念。李隆基識得此字跡,又知後宮之人中能為此賦者唯有一人,遂喟然嘆道:“此賦乃江妃所作,難得她巧思如此啊。”
江妃即是高力士選來的莆田才女江采萍,當武惠妃逝去之後,此女入宮在李隆基身邊待的時間最長。
玉真公主道:“皇兄,妹子真正多管閑事了。我當時見她那楚楚可憐之神情,心中不忍,由此帶箋予兄。皇兄可將她召見一回,以慰其心。”
李隆基笑道:“此女文才卓越,要是妹子喜歡,就將之度為女道士然後為伴可好?”
玉真公主搖手道:“罷了,我今後不會再招惹皇兄身邊之人了。度為女道士?萬一皇兄興致所致,又派人將她偷偷擡走,則如何是好?罷了,我不再多話,這就走了。”
玉真公主走了幾步,又折轉身道:“對了,我知皇兄現在與玉環無話不說,妹子今日私傳信箋一事,請皇兄不要多嘴了。”
“呵呵,妹子向來毫無畏懼之心,怎麽今日變得小心謹慎了?”
“唉,皇兄與玉環終歸是夫婦一體,我雖為皇妹,終究是外人了。”
“罷了。玉環待你向來敬愛有加,每見到稀罕之物,皆親自捧著送入玉真觀。放眼天下,玉環敬愛者唯妹子一人,我猶在你之下,又何來此語呢?”
“哼,皇兄如此說話,對玉環相護之情無以覆加。不管怎麽說,妹子今日傳箋之事,皇兄務必爛於肚中,不許對玉環提及。”
“好了,我這就將此箋咽入肚中如何?”
玉真公主知道哥哥說什麽也不會將紙箋咽入肚中,她話已至此,不用多說,遂展顏一笑,轉身出殿。
玉真公主走後,李隆基又將江妃之賦讀了數遍,其腦海中又回憶起與江妃相處時的情景。他看到賦中“君情繾綣,深敘綢繆”的字樣,想起了江妃那雙如一泓秋水的妙目,其中蕩漾著無盡的柔情與撩人的風致,此為她當初最吸引李隆基的地方。那一時刻,李隆基心弦一動,心中泛起了一陣漣漪。
李隆基沈思片刻,喚過高力士說道:“記得江妃最愛梅花,也喜珍珠的晶瑩模樣。近來合浦呈來的珍珠甚好,你這就派人賜予江妃一斛吧。”
江妃自將紙箋托玉真公主帶走,即在紫宸殿裏日思夜禱,渴望李隆基讀賦後召見自己一回。誰知左等右等卻等來了一斛珍珠,心思就變得有些幽怨,她讓送珠之人少待,轉身至案前取過一紙素箋,在上面匆匆寫就一詩,該詩題名為《謝賜珍珠》,詩曰:桂葉雙眉久不描,殘妝和淚汙紅綃。
長門盡日無梳洗,何必珍珠慰寂寥。
江妃寫詩之時,心中情動,淚飛如雨,由此淚落紙上,變成了點點淚痕,恰似梅花之狀。
江妃寫完,素手輕抹淚花,將詩箋與那斛珍珠遞於來人,說道:“請轉言高將軍,務必將此物轉呈聖上。”
來人亦知江妃系由高力士選拔入宮,他不敢怠慢,小心翼翼地捧著兩物回到興慶宮。
李隆基將江妃之詩細細讀了數遍,一種溫溫的暖意湧上心頭,就對高力士說道:“萍兒由你訪來,此女溫柔似水,觀其寂寥之情,卻又似火熊熊。”
高力士不知如何回答,怯怯說道:“江妃看似溫婉恬靜,其實性子執拗。她將陛下所賜珍珠退回,其實不該。”
李隆基嘆道:“後宮之人甚多,又有幾人如江妃這樣對朕一往情深?唉,男兒在世,若能得女子一腔摯愛,最難消受啊。她將珍珠退回,其實欲明其心跡啊。”
高力士難知男女兩情相悅的滋味,也就難明李隆基所言的深意。
李隆基微微一笑道:“萍兒如此一往情深,我也有些念著她了。”
李隆基念起江采萍,又顧及楊玉環的感受,這日晚間竟然不辭辛苦,乘輿自覆道中進入大明宮紫宸殿,在此與江采萍密會。那江采萍想不到皇帝果然難忘自己,一時間百感交集,喜極而泣的清淚中有說不盡的柔情蜜意。
僅就情感上而言,男女差別很大。女人若動了真情,往往一往情深,對所愛男子專情日久;而男子囿於一時情境,可能對某女也傾盡全愛,然再獲其他際遇,又會鐘情他人。以李隆基的稟性,其對楊玉環的寵愛發乎真情,且可持久下去,然江采萍身上擁有的柔情如詩如水甚為別致,他也難以忘懷,於是難忍心頭之火再來尋愛。
是夕江采萍如水蛇一般纏繞在李隆基身上。寂靜的深夜裏,她用輕聲慢語傾訴對李隆基的依戀之情,李隆基聽來心中感激,只覺得她此前獨對星河長天,將一番心事化成滿腔思念與寂寥,心中不覺有些愧對她了。
楊玉環於晚膳時就不見李隆基身影,女人遇到此等事之時往往有著敏銳的預感,遂猜到明白皇帝有事瞞著自己。她不動聲色,暗暗訪查了皇帝此前常待的地方,依舊不見皇帝的蹤跡,就由此判斷道:皇帝是夕肯定離開興慶宮了。
楊玉環是夜無法入眠,雙目一直睜到天亮。
翌日,李隆基回到了興慶宮,見到楊玉環面色疲憊,又未梳洗,遂驚問其故。楊玉環微微一笑,說道:“妾夜裏未見陛下,由此心憂,也就懶得梳洗了。”
李隆基心中有鬼,不願深入敘說前一晚之事,就咧咧嘴,一笑置之。
楊玉環也默默無語,不再追問。
如此又過了兩日,李隆基難舍江采萍的滋味,又重入大明宮再覆故事。江采萍眼見皇帝又來,即縱體入懷,又與李隆基纏綿在一起。是時窗外月光皎潔,殿內燈光氤氳,江采萍的柔情蜜意似乎擁塞殿內的角角落落,令李隆基感受到了佳人似水。
驀地,外面忽然有了動靜,頓時破壞了李隆基的美好心境,他輕輕挪開江采萍,憤而呼道:“為何喧嘩?”
高力士是時一直候在殿外,此時怯怯入內低聲稟道:“陛下,貴妃……不知貴妃如何來了。”
李隆基聞言,心中頓時燃起無名火,就將佳人推開,斥道:“她為何來此?哼,她意欲何為?”
高力士不知如何回答,輕聲說道:“這個……這個……臣尚未問詢,臣這就去勸貴妃返回。”
李隆基此時上了肝火,大聲喝道:“你讓她進來!”
高力士急忙轉身,出門將楊玉環引入殿內。楊玉環入殿後發現皇帝此時已立在殿中,燈光下可見其臉色鐵青,顯然震怒無比,她急忙斂身下拜,說道:“妾得知陛下入了大明宮,就有些不放心,遂跟隨前來侍奉。”
李隆基不理楊玉環,目視高力士道:“高力士,你速去查勘,到底是哪一個奴才多嘴?查實立刻棒殺。”
高力士應了一聲,然腳步未動。
李隆基未提讓楊玉環平身之語,可見其火氣依然很大,其恨聲斥道:“楊玉環,你身為貴妃,當知宮內的規矩。你尾隨朕前來,就是對朕不敬,且妄動嫉妒之心。”
楊玉環不料李隆基如此憤怒,觀其臉色,再聞其聲,這哪兒是平日裏情意綿綿的那個三郎呢?她就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一些悔意,然心中的幽怨終究難平,遂擡頭說道:“陛下,妾不敢有嫉妒之心。然陛下此前多次對妾說過,陛下春秋漸高,得妾侍奉最為稱心。妾今日掛念陛下,怎麽又成嫉妒之心了?”
其時江采萍在側冷目旁觀,李隆基見楊玉環竟然敢犟嘴,就覺得臉上實在掛不住,遂喝道:“你……你還敢與朕犟嘴?!高力士,速將她拖下去。”
楊玉環聞言跳起身來,傲然說道:“陛下,妾自己會走,不用別人來拖。好吧,既然妾來此陛下不喜,妾這就走了。”
李隆基見楊玉環如此倔強,愈發感到自尊受到了傷害,遂冷笑道:“哼,你想走了,你又走向何處?”
楊玉環道:“妾又有何處可走?只好回南熏殿了。”
李隆基此時早已惱羞成怒,說道:“你不用再回南熏殿了,這就出宮去吧!”此言一出,殿內之人皆驚呆了。
高力士趨前一步,稟道:“陛下,此時宮門皆閉,貴妃如何出宮呢?請陛下息怒,臣先將貴妃送回興慶宮吧。”高力士冷眼旁觀,知道楊玉環今晚的行動激怒了皇帝,且楊玉環又與皇帝強項相頂,如此弄得不可收拾。若先將二人分開,待他們心靜之後自然平息。
唐代宵禁極嚴,各城門及宮殿的殿門,皆有禁軍守護。每日早晚按時開啟、關閉,均以擊鼓報時為號。此時諸門皆已關閉,若要夜開禁門,務必事先奏報中書門下核準方可。
李隆基此時已然暴怒,大喝道:“胡說,我為天子,難道就不能使禁門開啟嗎?高力士,你就速將這個悍妒之人送入其兄宅中吧,朕不想再見到她。”
楊玉環見皇帝說出這等狠話,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心中火氣也被激起,遂躬身施禮道:“陛下,妾這就走了,如此就還陛下清凈。”說完,就將脖項揚起,轉身疾步沖出門外。
李隆基見狀,竟然口不擇言,說道:“她……她這是還我清凈嗎?分明想氣死我!嘿,她還自顧自地走了,我此前怎能寵上這樣的人兒?”
高力士示意江采萍過來,然後說道:“江妃,你速將聖上攙至座中歇息。陛下,老奴這就將貴妃送出宮外,然後再來侍奉陛下。”
李隆基此時兀自嘴硬,斥道:“什麽貴妃?你告訴她,這個貴妃的名號自今夕始,就從此沒有了。”
高力士知道皇帝正在氣頭上,這個時候什麽話都不要多說,就向江采萍使了個眼色,然後轉身出外。
高力士將楊玉環送入楊铦宅中。其宅居於崇仁坊內,離興慶宮甚近。其時楊铦因身為楊玉環親兄的緣故,被授為殿中少監,是為四品官員,且此宅也系李隆基賜予,可謂皇恩浩蕩。
楊铦見妹妹深夜被高力士送至宅中,又見妹妹滿臉戚容,以淚洗面,不禁錯愕萬分,急問緣故。
高力士見府內一時忙亂,急忙一把將楊铦拽至一旁,沈聲說道:“此事重大,不可多問。你速備凈室一間,將貴妃迎入其中,另尋妥當人兒相陪,不許其他閑雜人與貴妃接觸。”
楊铦見機甚快,急忙說道:“東客房甚為整潔,貴妃又素與內人親愛,今晚就讓她們姑嫂同居此室吧。”
“如此甚好。你這就吩咐下去,待咱家與貴妃說上幾句話之後,我們再敘說詳細。”
楊玉環就被迎入東客房之中,經歷了巨變及一路上的哭泣,楊玉環的心情此時稍稍平靜下來,高力士察言觀色,就徐徐勸道:“貴妃呀,今日的事兒卻怨不得聖上,還是貴妃失於計較了。”
楊玉環心中雖有悔意,嘴上依然硬氣,說道:“哼,過六旬的人了,兒女一大堆,猶如饞貓兒一樣。哼,我從此不再入宮,也就圖個耳目清凈。”
高力士嘆道:“貴妃呀,此等話兒今後不許再提。老奴想問貴妃,果然決絕如此嗎?”
楊玉環也知現在弄得不可收拾,遂低頭不語。
高力士頷首道:“這就對了。其實聖上與貴妃皆有不舍之意,今日氣頭之上不免各說氣話,若貴妃答應老奴一件事兒,老奴設法彌合今晚的局面可好?”
楊玉環就有了熱切的眼光,問道:“高將軍有話請講。”
“嗯,今晚之事,不許對外人提及,就是今後見了聖上,也不許強項頂嘴。”
楊玉環闔目沈默片刻,然後說道:“妾知道了。”
高力士露出笑容,說道:“如此甚好,老奴這就回宮了。請貴妃放心,不出二日,老奴自會請聖上將貴妃迎入宮中。”
楊玉環於是欠身為禮,說道:“妾深謝高將軍玉成。”
高力士臨走之前,又鄭重囑咐楊铦道:“今日之事,非同小可。你須誡約宅中之人,今後不許對外人提及貴妃出宮之事。”
楊铦此時惶恐萬分,唯有連連答應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